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紙芝居兒童劇團 陳晉卿
撰
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,有許多畫家畫出各式各樣的風格。作為台灣的圖畫書,我們希望在書中加入更多台灣的元素,所以在改寫故事時,我們讓小蝌蚪遇上了鯉魚、黑面琵鷺、大西瓜和大黃牛,至於烏龜,牠其實是宜蘭外海龜山島的轉化。有了這些台灣的元素,順著故事情節的發展,我們試圖告訴台灣的小讀者,「這兒就是我們的家」。
早在日治時期,紙芝居已引進台灣,1980年代,台灣也曾出現譯作的紙芝居。然而,一直以來,台灣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紙芝居出版品。將這本書設計為「圖畫書兼紙芝居」,便節省了製作的成本,有助於紙芝居的出版和推廣。全文不加注音,因為不論是紙芝居的演出或圖畫書朗讀演奏,都應是大人來陪伴孩子的一種娛樂與享受。
故事演出後,建議和孩子互動,討論青蛙的生態或小蝌蚪找尋媽媽的歷程,漸漸導引孩子一窺究竟的好奇心。大人和孩子可以將一張張圖卡拼湊起來,變成一種拼圖遊戲。我們不建議大人逕行指出故事中的池塘是台灣,而應自然地讓孩子去發覺。甚而,當孩子們累積豐厚的閱讀文本時,他們會知道為什麼在拼圖的左上角小蝌蚪遇上的是烏龜,在中上遇上大西瓜,在右上角遇上大黃牛,以及青蛙媽媽在找尋寶寶時所站的石塊又是哪裡。家,原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,當孩子有了這些認識,我們才能說「這兒就是我們的家」,不是嗎?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