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

紙芝居實驗班_第一堂

課程:
第一堂課,希望能喚起孩子們的興趣。正好,出版了第二個出版品,可以讓孩子DIY一隻<海裡我最長>的章魚。就安排<海裡我最長>的演出吧,演出後再讓孩子DIY。

檢討:
1.對於沒有接觸過紙芝居的孩子,逕給予「非傳統日式」的紙芝居,似乎過早了。就如閱讀一般,孩子沒有先期理解,沒有舊文本可以參照,自然無法體會「新文本」的樂趣。(我指的是紙芝居的文本形式。)

2.<海裡我最長>裡有三首歌,「遊戲歌」、「再見歌」、「生日快樂歌」,演唱這三首歌時,幼兒園的孩子多會跟唱,小三的孩子卻表現得冷淡,甚至對於「再見歌」的「愛你」覺得憋扭。這個差異是如何形成的呢?從心理發展學上可否解釋?還是我們的小學教育出了問題?

3.孩子在DIY章魚時,是可以看出程度的差異。學習能力強的孩子,完成的速度愈快,完成的作品愈整潔。這點在實驗班如此,在許多來本校參訪的高中職同學身上(他們也都DIY章魚)仍是如此。

4.沒有特別交代DIY好的作品以後還用得著,只請孩子們回去可以照著腳本練習或演給家人觀賞,我想在幾週後再提出來,看有多少孩子會保留這個DIY的作品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