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

轉刊國語日報文化週報報導

紙芝居兒童劇 讓故事動起來

(2010/10/24)

報導/趙瑜婷

 「小朋友,你們可以幫忙拔蘿蔔嗎?」紙芝居兒童劇團團員梁雅雯,正抽換圖卡說故事,這是大家熟悉的〈拔蘿蔔〉。講到爺爺請奶奶、小貓、小狗幫忙,都拔不動巨大蘿蔔時,她詢問臺下兒童,大家都踴躍舉手想幫忙,更一個個跑上臺抓緊她,隨著「一二三,一二三」的加油聲,使勁往後拉。

 「哇,我們成功了!」梁雅雯從紙芝居木箱中,拉出一條紙做的立體紅蘿蔔,沒想到,許多兒童當場愣住,臉上帶著驚奇和疑問,他們原本以為只是看圖片,聽故事,「怎麼會真的拔出一條蘿蔔?」

 紙芝居不僅用靜態圖卡說故事,它更像戲劇表演,甚至能邀請觀眾互動和參與。梁雅雯曾用紙芝居說〈愛畫畫的小彥〉,故事中,小彥吃飯、上課、洗澡時都一直畫畫,而且只畫黑色圖形,讓媽媽很擔心,還帶他去看醫生。梁雅雯請臺下兒童保管這些黑色圖卡,最後再一起合作,拼出一隻大鯨魚,才知道小彥的祕密。她觀察到負責拿圖卡的兒童,「責任感」都很重,其他人想借來看,還拚命搖頭不准呢。

 「紙芝居起源自日本。」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游珮芸說,芝居在日文是「戲劇」的意思,一九三○年代日本進入有聲電影,大批無聲電影時代的辯士失業,有些成了賣糖果小販,騎腳踏車到處叫賣,為吸引兒童買糖,想出紙芝居表演,在木箱中放十多張圖卡,接著抽一張張卡說故事,並根據觀眾反應,改變抽圖卡方式、速度或聲音高低,創造豐富舞臺效果。

 紙芝居也展現早年獨有的「人情味」。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講師,也是創立紙芝居兒童劇團的陳晉卿表示,早期民風純樸,兒童都特別「乖」,有些人想看紙芝居又沒錢買糖果,寧可躲在最後一排觀賞;不過,糖果小販也很大方,即使兒童沒錢,依舊免費表演紙芝居,甚至送糖果給他們吃。

 日治時期,紙芝居也曾在臺灣流行。陳晉卿說,殖民政府還曾利用紙芝居做政策宣傳。兒時的紙芝居,更影響插畫家曹俊彥的創作,他笑說,和日本糖果小販不同,當時幼稚園教師運用紙芝居說故事,是為「引誘」兒童喝下美援牛奶,因為牛奶有股焦味,許多兒童得捏鼻子皺眉頭喝下去。

 陳晉卿說,有人認為紙芝居像「移動的繪本」,但其實更像「移動的舞臺」,甚至類似於電視、電影的效果。拿木箱來說,當門關著時,已吸引兒童的好奇:「箱子裡藏了什麼東西?」等到木門打開,更如同舞臺的拉幕,邀請兒童進入故事,專注欣賞。

 「繪本的每一翻頁都是視覺的中斷。」陳晉卿說,紙芝居能透過多變的拉圖片方式,讓畫面連續,故事更生動;還能賣關子,製造驚奇。梁雅雯舉例,拉圖片的「時機」很重要,像是講〈家人的牙齒〉,前兩張分別讓兒童看到爸爸的蛀牙,媽媽的假牙,第三張時,先拉出一點,露出稀疏的銀白頭髮,他們會猜如果是爺爺的牙齒呢?接著猛力一抽,「牙齒全掉光了!」

 紙芝居兒童劇團也研發新技巧,陳晉卿有次改編繪本,故事中的小豬吃了糖果變隱形,但兒童看著圖卡上的小豬明明在那,要如何突然不見?於是他在圖卡上設計鏤空的機關,做出消失效果。梁雅雯設計愛吃糖的小新因牙痛看醫生,當醫生請他張嘴時,兒童看到圖卡上是白牙齒,但她輕推鏤空圖卡,瞬間出現滿是蟲的牙齒,兒童聽完故事後都不敢吃糖了。

 「買了車票,提著故事箱就可出發。」紙芝居兒童劇團曾到幼稚園和兒童病房表演,未來更計畫「環島說故事旅行」,到偏遠地區為弱勢兒童說故事。曹俊彥說,紙芝居不需要插電,很適合到資源缺乏地區服務。團員蕭惠文表示,她當初以為紙芝居只是一個小空間演出,沒想到有一天竟然可提著箱子到深山或海邊演出,不只兒童期待自己的故事,她也很期待看到兒童的表情和回應,甚至感動,「讓故事流傳,就是最棒的旅行。」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